400-123-4567

新闻资讯 分类
十五年近50000场演出送万家!

  “已经连续很多年把戏送到我们家门口了,现场看最过瘾,这些节目接地气、暖人心,好看,又有教育意义,还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辽源市东丰县黄河镇的李大爷对下基层的演出队来村里演出赞不绝口,“政府出钱让我们看大戏,这些平时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演员现场演戏给我们看,我们这心里是真开心。”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15年来,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吉林省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在吉林广袤的黑土地上,通过“送演出下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创作了很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将吉剧、京剧、歌舞、二人转、曲艺、新城戏、黄龙戏、评剧、话剧、杂技等节目送到百姓身边,将好戏唱到了百姓心坎上。

  在四平市梨树县蔡家镇娘娘庙村的演出中,村民王大娘高兴地说:“这台二人转演得太好了,听的就是这个老腔老调!”

  在集安市榆林镇开展的“送演出下基层”演出现场,由集安市评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舞蹈《绽放》、独唱《实实在在》《乡村振兴》、小品《房租》、评剧《报花名》等不同类型的节目轮番上演,为村民送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在郭尔罗斯的草原上,前郭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的演员和村民齐聚一堂,载歌载舞。“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文艺工作者用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将文化的种子种在了广大群众的心中,对我县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以“送演出下基层”为载体,各文艺院团将戏台搭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将惠农惠民政策、美丽乡村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吉林文艺发展成果等内容融入到节目中,让村民从节目中领会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大餐,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为更好地践行文旅融合,发挥以文塑旅作用,“送演出下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在演出安排上积极响应吉林文旅新需要,探索通过下基层演出丰富文旅产业和文艺产品供给,助力吉林文旅事业发展。

  “送演出下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结合第七届吉林省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2023吉林省露营生活节、“滑雪场的夏天”主题营销推广活动、吉林省第一届全国龙舟邀请赛、五一及中秋国庆假日等文旅节事活动、重要假日时间节点需要,将久经时间和人民考验的优秀作品,将集传统和时尚于一体的优秀节目,根据不同主题、演出环境、观众需求进行充分调整和创新改编,将最适合的演出带进特色商圈和景区,通过文化和旅游的交集碰撞,进一步延伸消费者获得感,用高品质的文艺演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送演出下基层’惠民工程开展的15年来,我们也时常问自己,如何提高百姓的获得感?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文化演出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张鹏说:“为回应满足百姓心中所盼、所想,15年来,我们将全省80多个文艺院团的最强阵容、最适合表演的节目,送到百姓家门口,百姓爱看什么,我们就演什么,关心哪些问题,我们就第一时间通过文化演出普及相关政策,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从帮助群众建立自己的秧歌队、舞蹈团,到推进文艺演出与文旅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我们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探索出‘百姓满意,政府买单’的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种文化+’的转变”。

  为将民生实事项目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省文旅厅在每年“送演出下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年工作重点和民生工作需要,对演出质量、演出形式、演出内容、演出地点等方面精心谋划,明确工作目标,将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并将下基层演出活动同消夏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发展、商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相结合,为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赋能,探索下基层演出新形式、新亮点、新作用,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文艺作品走近百姓,形成了惠民演出与百姓的双向奔赴。2023年,2000场演出全部完成。2024年,将继续在全省开展演出1820场,并将重点关注边境村、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特殊观众群体,让文艺之光照亮吉林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