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新闻资讯 分类
演出市场暖意融完美电竞融 越过“寒冬”民营表演团体如何谱好“百花齐放”协奏曲?

  央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作为我国演艺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活力与贡献不容小觑。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6.89万场,演出票房收入49.8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10.99%,演艺市场暖意融融。

  这几天,来自全国各省份的70名民营团体代表齐聚浙江,展示拿手好戏,交流发展经验。越过“寒冬”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如何在不断突破中,繁荣文化演出市场,赋能人民美好生活?我们一起前往浙江台州,从“浙”里说起。

  △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戏曲折子戏展演之台州乱弹现代戏《我的芳林村·分红》。讲述了21世纪初,芳林村书记芳华慧眼独具,重新定位芳林发展目标,找准集体经济转型方向,关停砖窑厂、首办汽车城、收田归村、引“凤”进村、号召村民入股、推动股权分红,为芳林村带来了全新气象。该剧先后获得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省戏剧节兰花奖·特别奖、2022年度浙产原创优秀舞台作品等殊荣。

  傍晚,浙江台州临海西林村文化礼堂里戏味正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一场高品质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演出已经是寻常事,而舞台上正在上演的这部台州乱弹现代戏《我的芳林村》艺术化呈现了新农村振兴建设的历程,讲述的也正是台州百姓自己的故事。

  浙江省民营文艺院团协会会长、台州乱弹剧团团长尚文波说,想在浙江这样的戏曲大省中寻得一席之地,民营院团既要守护好传统文化符号,还要有错位发展的“智慧”。

  “要向传统优秀文化学习,从改编创排传统剧目入手,让广大观众能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中感受到戏曲的美,感受到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我的芳林村》抓住‘八八战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时代话题,彰显新时代创业精神。我们这样的剧种是地方剧种,用我们台州乱弹来演绎我们台州的故事,用传统来诠释时代价值观,特别是用戏曲的形式来创拍现代戏,应该去好好尝试。”尚文波说。

  台州乱弹是当地唯一地方剧种,有四百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停演了近30年。2005年,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扶持下成立了“民办公助”性质的剧团,一直发展至今日的浙江台州乱弹剧团。

  截至2023年初,浙江省登记注册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有1476家,从业人员5.3万余人。民营文艺院团以戏曲剧团为主体,涵盖了20多个剧种,并有话剧、歌舞、杂技、魔术等综合类文艺表演团体。院团性质包括纯民营企业、民办公助类、个人工作室等。规模持续扩展,艺术创作质量稳步提升。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刁玉泉介绍,近年来,浙江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加速发展。

  “浙江的市场经济较为发达,民营资本较为丰厚,随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加快推进,浙江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创造了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呈现出总体规模较大,艺术门类多样,演出场次频繁,投资主体和形式多元,质量逐渐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和产业前景。”刁玉泉说。

  与台州乱弹剧团一样,众多的民营院团在传统艺术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此外,据《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20年底,完美电竞我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机构17581个,非国有艺术表演团体为15785个,在上海、浙江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民营院团的演出收入几乎占据演艺市场的半壁江山。

  △围绕“管理民营院团高质量发展、演艺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国民营文艺院团长交流互鉴共话发展

  民营院团在数量规模、戏剧创作、演出、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人才特别是编导创作人员和专业经营人才严重匮乏,极大制约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杭州新青年歌舞团负责人张钎深有感触,作为全国首家新三板挂牌民营文艺团体的领路人,他充分利用政府扶持政策,打造“小微园区”,扩大优秀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朋友圈”,共谋发展之路。

  张钎认为,“我们民营剧团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团队相对比较小,在资源有限、队伍又不太庞大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整合抱团取暖。民营剧团如果要发展,如果要壮大,产业一定要跟上,我们不求做大,但是可以做强,我们小而美,小而强,小而专,这是我们民营剧团的一条路径。”

  创造公平环境、提供政策支持、给予平等待遇、打造展示平台、送上贴心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政策举措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继续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规模持续扩展,艺术门类多样,运行主体多元,市场空间广阔,艺术创作质量稳步提升,已成为文化产业和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6.89万场,演出票房收入49.8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10.99%。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认为,随着创作环境与演出市场向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更为重视对演艺空间的拓展与演艺品质的提升,推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内容产品。

  “我们面向基层市场可以做很多的创新,我们的演出消费群体现在是以95后、00后为主体,占比非常高,占到了70%以上。这两年,尤其是疫情以后,我们看到很多演艺机构,尤其是一些民营演艺机构,在拓展新的模式,比如说新空间、沉浸式、互动式……尝试和创新能够更好地蹚出一条路来。我们要更好地面向年轻的受众,去推出符合这个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样才是良性运转,才能够逐步地扩大我们的市场体量。”潘燕说。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是一支来自民间、扎根民间、服务民间的文化建设大军。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张宜表示,面向市场,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演艺产业所有内容生产者的生存法则。各级文旅部门会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把好经验、好做法吸收到政策制定和决策制定中去,引导民营团体在已有政策落实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实现更大的进步。

  张宜指出,在打造经典、赢得观众、抢占市场、产生品牌的逻辑里是不分“国有”和“民营”的。类别叫“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但是实际都是内容的生产者,市场的竞争者,都是未来要去赢得观众和票房的综合体。整个演艺行业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市场广阔,同时充满着机遇,也充满着挑战,等待着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等待着市场的弄潮儿去做出新的更大的拼搏和创造。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专题更多演出市场暖意融融 越过“寒冬”民营表演团体如何谱好“百花齐放”协奏曲?

  作为我国演艺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活力与贡献不容小觑。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6.89万场,演出票房收入49.8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10.99%,演艺市场暖意融融。

官方微信 关闭